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常说男人“五大三粗”,指的是什么大?什么粗?

2025-05-01 01:38 来源:网络 点击:

常说男人“五大三粗”,指的是什么大?什么粗?


说起俗语,大家都能随口说上几句,什么“八字没有一撇”啊、“半斤对八两”啊......

而“俗语”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中《西门豹治邺》一文:

“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由此可见,俗语虽俗,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而且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大多数俗语都来自古代,所以每一句俗语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典故。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俗语“五大三粗”的故事,所谓五大究竟指的是什么?三粗又包含那几个方面呢?


来源与含义

这个俗语最早出自梁斌的《播火记》:

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而根据相关的记载:

1、五大指的是:头大、双手大、双脚大;

2、三粗指的是:腿粗、腰粗、脖子粗。


被“误解”的词汇

根据某科的解释我们发现,其实五大三粗是一个褒义词

其实指的是一个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那为什么到了现代,这个词带有贬低意味呢?

这要从不同时代不同的择偶标准说起,古代男性不仅是一家之主,更是家庭中最为主要的劳动力,身强体壮的人不仅可以较好的完成劳作,也有利于“传宗接代”......

而且,从迷信角度角度出发,这种长相的人——有福相!

《广褴集》上说:"耳大四寸,高耸垂肩者,主大贵寿长。"

故此,民间有耳大多富贵的说法,而头大者其五官也不会小到哪去~

又有谚语说:手大能聚财,所以手大如簸是聚餐的象征。


但现代人则更喜欢长相好看的,所以我们常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最后来个搞笑版的解释:

1、五十年代的五大三粗:

饭量大、力气大、嗓门大、拳头大、脚板大;胳膊粗、声音粗、肉皮儿粗

2、七十年代的五大三粗:

脑袋大、贡献大、脾气大、年纪大、牢骚大;感情粗、心思粗、食物粗

3、九十年代的五大三粗:

排场大、胆子大、面子大、房子大、大哥大;言语粗、品味粗、链子粗

4、二十一世纪的五大三粗:

学问大、架子大、规矩大、门路大、精神头大;腰腹粗、脖子粗、喘气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