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爱山水之神龙山巴人石头城

2025-04-16 03:15 来源:网络 点击:

爱山水之神龙山巴人石头城

神龙山是大巴山余脉位于广安市新城南郊占地200余顷,相对高度81米为城区最高点距市中心仅1.5公里。神龙山由东向西,昂首北望,乍隐乍现,三落三起蓄势腾飞。因其山势突兀险要蜿蜒欲飞呈腾龙之状而得名,曾为古巴国要塞和朝圣、祈福、观天汇合场所。 广安史称賨城,是巴人板凳蔓的栖息地。

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史称蛇龙山巴人石头城,因"形若猊形",故称其为"猊峰寨"或"蛇龙山"。属大巴山余脉、巴人板凳蔓崇尚蛇图腾、所以巴山即是蛇山。蛇龙山就是巴人的神山,巴民族世代崇尚自然,信仰天地、并尊天重地、顺从天意。神龙山为古巴国通往秦蜀之间的要径,东指荆楚,南卫虎都,西连蜀汉,北望三秦,是巴国重要的门户之一。

是以巴文化为魂,巴人石头城建筑特色鲜明,是用石头在石头上建起来的石头城。有东方特洛伊城的美称。巴人石头城由数万块重以吨计的条石构建而成。雄浑的建筑风貌、刚直的线条矗立在游人眼前,是全国仅有的巴人文化遗存。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因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宏大的建设规模,精湛的建造工艺。矗立于中国园林界,堪称国内独一无二的山水园林精品。

神龙山控南北之要隘,扼东西之咽喉,易守难攻。险要的地形和宜人的风水,是当时进入巴国的首要通道,自古为兵家所必争。其核心部分千年古堡猊峰城和龙泽寺,就是古巴国留下的一个军事要塞。因年代久远,战乱频繁,原有城堡早已颓毁。

现在的猊峰城是惟觉、永寿、素全等大和尚鼎力相助,厚筹资金广聚人力,在古巴国依存的基础上恢复修缮。猊峰城重建使龙泽寺历数载精心打造始得恢复巴国遗存重响古刹梵音重现古,垒胜景再现昔日辉煌佛音广播。

神龙山巴人古堡主要景点:猊峰城、龙门关、土舟湖、天外来客、巴国门户、巴王石、龙台、北瓮城、龙泉井、神坝、巴风楼、“巴国风情”剧场、龙泽寺、城防街城防暗道、巴文化展示廊、逃生路、北望楼、巴楼望乡、南翁城、城南故道、箭楼。

猊峰城、始建之年已无法考证,因战乱频仍,屡建屡毁。其占地近500亩,但于神龙山,之龙脉城中多灵物奇景,风水绝佳。一大一小孤悬突兀的巨石、构成了猊峰城壮丽的奇观。

龙门关、形若龙门故名龙门关,它建在一高耸似龙头的巨石之上,四壁几近垂直,只有陡峭的八十级台阶天梯可上寨山门。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在整个猊峰城的防御体系中,既为前哨,又为前防。大敌当前,先点燃烽火通报龙台。待敌深入,又可与龙台形成夹击之势。寨内平地,战时厉兵秣马,闲时休养生息。

巴国门户、位于龙台北门的必经之道,是抵御来犯之敌的第二道防线,居高临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整个建筑以条石砌成,宽不盈丈,却极高、极长、极险,撼人心魄,蔚为壮观,是我国城堡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门楼上的匾额写的是“萱茂北堂”,字体浑厚苍劲,虽出自清代,但表现的却是战国的故事。典出《诗经。魏风。伯兮》。是一首妻子怀念出征丈夫的诗歌赞美他是个英雄,想他想得心痛。

瓮城、是围绕在城门外的一个小城。它以城内城、楼外楼的形式、形成陷敌之“瓮”,让敌人无可退路,然后再瓮中捉鳖。以箭射杀之。瓮城是我国古代城堡的独特建筑,同时也是藏兵之所。

望乡楼、位于猊峰城南。因当年戍守猊峰城的将士多来自长江三峡及嘉陵江一带,以致登楼值岗的将士,南望江州(重庆),常常油然而生思乡之情,故有此称。

神坝、巴风楼、巴人祖出伏羲,母为女娲。在其日常生活中,保留着浓烈的祭特点。置之神龙山。

龙泉井、是神龙山的生命之源。这口井的神奇之处在于,一是从完整的有石头上凿出的一口井。二是方圆十数里,没有比它更高的山。这口井泉水甘甜,即使是四方苦旱,也终年不绝。有了此水,神龙山才可能建堡,使之能攻能守。

龙泽寺、相传北宋末年,镇守猊峰城的将军在军旅生涯事。领悟了“武之道,非所终器也”,战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遂在家设立法堂。又延聘僧人了空在家讲学。传习经文,修习佛法,于战争中祈祷和平。将军为了空所讲佛法感动,请来更多友人、官宦、士绅共享法露。后来听者越来越多,纷纷捐款建寺。将军请了空起名,了空因感戴神龙山之恩,遂取名“龙泽寺”。

在2003年,经市政府批准,重新规划、施工建设了许多精品景观,神龙山已成为川东旅游新亮点。赏巴国民风,观神龙风采,品名山神韵。神龙山旅游区将为你带来"是山是水分不清,只疑身在画中行"的美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