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澳门赌神叶汉的前生后世

2025-04-15 21:12 来源:网络 点击:

澳门赌神叶汉的前生后世

一九零六年,广东江门市一个小商贩家里又喜添贵子。关于他的出生,当时曾流行一种说法:在孩子抓周时,面对着毛笔,算盘,矛戈三样东西,小小的叶汉却视而不见,唯独对扔在角落的一颗骰子爱不释手,急得叶父抢夺过来,扔在地上,谁知叶汉哭闹不止,奶娘乳母想尽办法用好吃好玩都不能安抚,最后只得捡回那个东西交于孩子之手,哭声便戛然而止。当时在场之人无不称奇。后来成为一代赌圣后,老一代人回忆当年,感叹造化弄人,天赋异禀啊。

叶汉的父亲是江门一带做陶瓷生意的商贩。当时的江门,也只有现在南方乡镇的规模,并不怎么繁华。这里最广泛的娱乐便是赌博。叶汉这位世界赌王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赌风饮誉四海的“赌乡”。

叶汉很小的时候,就常到街头聚精会神地观看大人们赌博。当时,街头最流行的赌档是“鱼虾蟹”,赌档上画着海鲤鱼、大龙虾、大螃蟹,还有酒葫芦。人们一边将铜板押上,一边高声叫着“买鱼”“买虾”“买螃蟹!”等。赢了钱的人高兴得咧嘴大笑不止,输了钱的人却哭丧着脸如丧考妣。看得多了,年纪幼小的叶汉也渐渐明白了输钱赢钱的方法。后来,他常常睁大双眼,流露出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只是苦于手中没有本钱。

叶汉的父亲一向对儿子管教极严。他一直都在担心年幼的儿子会在当地浓厚的赌风里学坏,所以一向很少给他零花钱用。但有一天,叶汉手里终于有了一个小铜板,他便兴高采烈地来到“鱼虾蟹”赌档。由于手里的赌本来之不易,所以叶汉不敢轻易下注。

这天他仍是十分专注地注视着大人下注的窍门,过了很久才将铜板押了上去,也学着大人的口气大叫一声:“买虾!”但庄家抓住骰盅一阵猛摇,最后揭盅后是庄家统杀。那天叶汉伤心地在大街上痛哭了一场。此后,对这种专门坑人的赌局便敬而远之。

叶汉十一岁那年,进了江门一家名叫“觉觉”的学校。该校是当地一位乡绅出资开办的,是所远近闻名的私立学校。当时,进这所学校还要经过一场不大不小的考试,由前清的一位老贡生主考,考试内容是朗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叶汉当时朗读的是《千字文》。由于他以前对当地的山铺票赌博术能够倒背如流,如今朗读起《千字文》来自然也不在话下。刚刚朗读了不到两百字,老贡生就满脸喜色地连声叫好。这一叫好叶汉自然就成了“觉觉”学校的学子了。

叶汉能够顺利进入“觉觉”学校,叶汉的父亲真有点大喜过望,觉得儿子日后必定会大有出息。然而,事实证明,叶汉进入学堂不是开始了求学生涯,而是真正开始涉足赌坛。此时,叶汉每天可以从父亲那里领到三文铜板的零花钱。中午放学后,许多同学都到学校外面的熟食店买零食吃,而叶汉则一头钻进学校对面的店铺里参加赌博。

这时的叶汉虽然年纪幼小,但却已掌握了较为丰富的赌博技巧,对当地的赌博种类已是无所不知,无所不通。到学校后他第一次参赌,便赢到了一只糯米鸡的钱。他用赢来的钱买了一只糯米鸡,让同学们都分享他的快乐。最初,同学们都以为叶汉只是手气好,后来发现他十赌九赢,几乎赢遍了当地所有的赌档赌铺,便认为他有秘诀,要他传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叶汉当然没有那么傻。而赌档和店铺里开赌的掌柜都感到十分惊奇,心里猜测他怎么能窥破“我的诀窍”,难道他老爸也开过赌档?

叶汉的秘诀说出来其实很简单。他还十分幼小的时候,就常常围在赌档看热闹,发现庄家每次都是羸多输少,而赌客却总是输多赢少,并且还总是越下大注输得越惨。他曾多次吃过跟着下大注的人下注的亏。有几次赌气在没人下注的空格处下注反而几乎每次都赢了钱。次数多了,他便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庄家是“杀大陪小”。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便无往而不胜了。那时,叶汉小小年纪就懂得捕捉庄家的心理,善于琢磨庄家的骗人把戏,其赌博的天赋不能说不高。

叶汉在“觉觉”读书,心思却全挂在赌博上,他在到广州上中学之前,已是江门赌界小有名气的赌界“神童”。

到一九一八年,叶汉被送到广州上中学。当时的初中毕业生,比现在的大学生还要希罕,其父对他期望甚殷,希望他将来能继承他的老本行进行经商。叶汉就读于广州南武中学。当时正值桂系军阀陆廷荣督粤,以筹集军饷为名,由军界牵头掀起了广东“番摊公赌潮”,当局在广州市区开片招赌。而叶汉所在的学校历来都将赌博视为大敌,校规明令“不许赌博”。叶汉最初还专心读书了一段时间,但时日一久,赌瘾就再度复发了,加上赌徒们豪赌时的喧闹声天天从隔壁赌馆里传过来,他就开始翻过学校的院墙到外面的赌馆里去参赌。一到周日休息时间,那对叶汉来说更是像过节一样了,他会整天都泡进赌馆里参赌。所以,广州求学三年且不说叶汉的学问长进了多少,但他的赌术却是突飞猛进,达到了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