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推崇的金句,适合头条创作者共勉

2025-01-16 05:01 来源:网络 点击: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推崇的金句,适合头条创作者共勉

最近,头条收益规则发生变化,于是头条炸开了锅,条友们议论纷纷。

有人疯狂吐槽,有人改变策略。更有甚者扬言要愤然退圈;当然,也有人泰然处之,以不变应万变。

头条创作者究竟该何去何从?其实古人在100多年前就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曾经非常推崇一句话。

道光二十一年,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备览》一书赠与曾国藩,同时还赠了亲笔书写的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曾国藩对此联极为推崇,并将其挂于居室以自勉。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一种处世态度,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种地一样,如果没有辛勤的耕耘,哪来秋天的丰硕收获。

头条创作的过程,就是耕耘的过程。踏踏实实地做好“收获”之前的“耕耘”工作。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头条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长期活跃在头条的人大致分为三类人:

第一种是名类明星、网络名人大。

他们大部分都是偶尔发个微头条,刷刷存在感,本身也不差钱,更不是为了获得收益。所以说本次调整对这一类人没有任何影响。

第二类是职业自媒体人、头条大V。

本次调整对这部分人可以说是喜忧参半,本次调整主要是提高了原创、优质文章的收益率,对于平常以文章创作为主的人是好事,对于以发微头条为主的创作者就是坏消息了。至于视频创作者则基本没有影响。

第三类就是头条素人,这一部分人是头条里最活跃的,也是人数最多的。

这部分人大都是工作之余或是茶余饭后,发几张照片,配上几句文字。既可以感悟生活、感慨人生,又能顺带挣点小钱。这一部分人大多是以发微头条为主,本次调整对这一部分人影响最大,有的人也许从此就失去了在头条发文的兴趣!

如果你不是专业自媒体人,那就保持一份平常心,不再关注展现量、阅读量,不再关注收益,静下心来,埋头“耕耘”。有时间多去阅读别人的作品,点赞、评论好的作品,既能提高自己的活跃度,又能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耕耘”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经验的积累,不管收获多少、有没有收获都不重要,“耕耘”过程也是一笔精神财富。

也许经过时间的沉淀,总有一天你会得到粉丝的认可,你也会变成头条达人。

丢掉功利之心,就会享受到头条带给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