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儿子是中将师长 因不愿被日军俘虏壮烈牺牲 父亲知道后绝食而亡

2025-01-16 04:39 来源:网络 点击:

儿子是中将师长 因不愿被日军俘虏壮烈牺牲 父亲知道后绝食而亡

山西省垣曲县是中条山的腹地和战略要点。八年抗战,中国军队在垣曲和中条山其他要塞上,坚守了四年,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入西北。在坚守四年的抗战中,许多将领在垣曲留下了抗战的足迹,但滇军名将寸性奇却血洒这片热土上,时年46岁。

寸性奇,生于1895年,云南腾冲人,字念洁。寸性奇出生后不久,和母亲靠着墙睡,半夜里发生地震,房榻了,墙倒了,但幸亏没压着他们,侥幸躲过一难,大难不死,其父寸大进便给他取名性奇。

寸性奇从小命运坎坷,但非常有孝心,家里两男两女四姐弟,他排行第三。四岁时,生母病故,其父再婚,继母陆续生了几个孩子,因此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难,但懂事的寸性奇始终将尊敬长辈作为自己坚守的信条。

1909年,寸性奇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他所在的班被称讲武堂三期,共有学员388人,寸性奇由于年龄小,个子低,训练起来比别人吃力得多,但他从小吃惯了苦,训练时更刻苦,双杠够不着,要垫着砖头,别人休息了,他还在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凭着这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硬是赶了上来,成绩优异,并与朱培德、唐淮源等几十个人一同被选进特科班继续深造。这个丙班也成就了讲武堂的盛世和名声,一个班出了朱德、范石生、唐淮源、寸性奇等46名元帅和将军。

次年寸性奇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反哀斗争、讨伐陈炯明战争,曾任孙中山广东大元帅府中将参议、宪兵司令,深得孙中山器重。

抗战爆发以后,寸性奇担任第12师的中将师长。虽然是中将师长,却无官架,常一身蓝布衣,食只二、三小菜一汤。乐访问士兵,遇节则与士兵同餐。所到之处喜与百性往来,主动解决百性困难。士有骚扰群众则严加惩处。

抗日以来,寸性奇参加过诸大会战,屡有战功。在驻宁中条山的4年中,参加了每次反击日军的大会战,他领导的十二师常是守必固、攻必克,乃第三军的主力。寸将军更是威震中条。

1941年5月,在那场腥风血雨、惨绝人寰的“中条山战役”中,他以将军身躯,冲锋陷阵,不幸中炮弹,双腿炸断,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保国格人格,拔剑自刎,牺牲在垣曲县毛家湾村,在场官兵大义凛然,无一后退,冒枪林之弹雨,挥剑用双手为他掩土埋葬,全部阵亡。

其父寸大进听到消息后,恨88岁高龄无力杀敌,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暝。其人其事,其言其行,惊天地而泣鬼神,义吞条山,情憾黄河。

寸性奇牺牲后,毛家湾村民卢世友等四人于当日深夜,绕过日军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把将军移葬于樱桃沟的一面阳坡上,逢年过节,烧纸祭奠,让将军在天之灵得到一安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