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抗日女战士陈康荣:被捕后遭受三天三夜酷刑,牺牲前被日寇活剥皮

2025-07-04 23:44 来源:网络 点击:

抗日女战士陈康荣:被捕后遭受三天三夜酷刑,牺牲前被日寇活剥皮

文|晨夕

抗战八年,为了驱逐日寇,建设新中国,无数华夏儿女放弃安稳的生活,投入到了抗日救国的队伍中。他们有人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但也有人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抗战大军中,不仅有热血男儿的身影,还有许多女战士。她们虽为女子,但在国家有难、民族为亡之际,他们毅然决然地成为了抗日战斗中的一份子。

在众多的女战士中,有这样一位女英雄,她的名字可能不被人熟知,但是她的英雄事迹,却不应该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因为,今日之太平,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她就是陈康荣。

1915年,陈康荣出生在缅甸的一个华侨家庭,因父亲善于经商,家里积累了许多财富,可以说陈康荣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千金。

陈家祖籍是福建厦门,陈父是一名爱国华侨,早年间曾追随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尔后他远离祖国,定居缅甸。

在十五岁之前,陈康荣的生活都是无忧无虑的,当时她还不理解什么是战争,和许多花季少女一般,她只负责努力读书,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而且,陈康荣长相斯文,戴着一副眼镜的她,浑身散发着书卷气息,打眼一看就是民国时期的才女。

只是谁也没想到,如此柔弱的女子,竟然会选择参加革命,这一切只因她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1930年,陈康荣跟随父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此时的中国,早就烽烟四起,内忧外患充斥着多灾多难的华夏民族。也是这一年,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六军在福建汀州编为红军第一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征程。

回到国内的陈康荣,身份依然是学生,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厦门大学。在那个年代,能够进入大学读书的女子并不多,如果不是因为国难,或许陈康荣会成为一个很有社会地位的知识女性,安稳地度过自己的人生。

但人生没有如果,历史也没有。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满爆发。此时国人的爱国情绪已经到达了一个高潮,从普通百姓到社会各阶层人士,人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野心勃勃、泯灭人性的日本人赶出中国。

在爱国人群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原本都是拿着笔杆子追求人生理想的青葱少年,但当日本人闯入中国后,这些莘莘学子无心读书,为了不做亡国奴,为了早日取得抗战的胜利,这些爱国青年弃笔从戎,加入到了抗战队伍中。

此时,陈康荣刚满22岁,还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学生。虽然自幼养尊处优,但她亲眼目睹了日本人的暴行,更看到了自己的同胞,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有人家园被毁,有人亲人死在了日本人的手中,这一切的一切,深深地刺痛了陈康荣的心。

动乱年代,不管是富人还是穷苦人,没有人的生活是安稳的,为了女儿的安危,陈父决定将女儿送回缅甸,在此之前已经为她安顿好一切,如果陈康荣启程回缅甸,她的人生也会改写。

但思考再三后,陈康荣拒绝了父亲的好意。民难当头,她怎能独自去享受生活呢?于是,她选择留在国内,和国家共存亡,积极参加到抗战队伍中。

有些人的生命,轻如牛毛,有人的生命,重如泰山,陈康荣无疑属于后者。

加入到抗战队伍中的陈康荣,没有奔赴前线,她是一名地下工作者,当时地下工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系数压根不比前线战士的低,很多地下工作者的结局都非常悲惨。

虽然明知这条路异常艰难,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陈康荣并不害怕,从放弃回缅甸那刻起,她就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

那代人心中都充满了使命感,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早日迎来太平,为了千秋后代,他们甘愿牺牲。

1938年3月,党组织决定派一批同志深入农村,开展宣传工作,呼吁更多人加入到抗战队伍中。陈康荣服从组织安排,离开了厦门来到了闽西山区担任宣教委员。

当时,陈康荣公开的身份是小学老师,白天她在课堂上宣传爱国教育,晚上她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上课、演讲的方式宣传抗日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闽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民众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为之后的战斗积蓄了力量。

(剧照)

原本陈康荣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但1940年时,汪精卫公开叛国,成为日本人的奴隶,并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在南京成立了政府。

自此之后,汪精卫为了讨好日本人,命令手下的汉奸,大肆抓捕抗日救国的战士。

原本陈康荣的工作是保密的,但当时她有一个朋友,两个人相处得不错。一次偶然,那位朋友发现了陈康荣地下工作者的身份,陈康荣以为是自己人,就承认了。

没想到这位“朋友”,是贪慕虚荣的叛徒,在诱惑面前她出卖了陈康荣。

那日,敌人来势汹汹,迅速包围了陈康荣的住处,当时陈康荣正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听到声音后,她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逃跑,而是迅速撕毁写好的报告,吞咽到肚子中。几分钟后,敌人破门而入,逮捕了陈康荣。

从被捕那刻起,陈康荣已经做好了慷慨赴义的准备。我们无法想象当时她是何种心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面对敌人的刀枪,她一定不会畏惧。

为了获取重要情报,起初敌人对陈康荣很友好,他们向陈康荣承诺,如果交代清楚,不但会保住性命,还会得到一笔钱。

面对敌人的种种诱惑,陈康荣丝毫不动容,她怒视汉奸和日本人,还向他们吐口水。无奈之下,敌人又找来陈康荣的大学同学,试图让她劝降陈康荣。

陈康荣看着昔日同窗,竟然为了金钱投入都敌人的怀抱中,她无比愤怒,直言:“你们别费心思了。”

敌人怎么也没有想到,陈康荣看着柔弱,竟然是块儿难啃的骨头,他们恼羞成怒,警告陈康荣,如果再不招供,就活剥了她的皮。

信仰坚定的陈康荣,并没有被敌人的威胁吓怕,她随即作诗一首:

青春价无比,团聚何须提。

为了申正义,何惧剥重皮。

敌人听后,气得咬牙切齿,他们开始对陈康荣动用酷刑,用皮鞭抽打了她三天三夜。身体上的痛苦远不及国家的灾难,哪怕皮开肉绽陈康荣也没有屈服。

每次写到抗日英雄饱受摧残的时候,心里都非常痛苦,现在有些人手破了皮都是大事,可我们的英雄们,他们遭受的苦难,很多时候都超出了人类肉体的承受极限,但他们没有投降,没有认输。

有人说,为什么那么多磨难都没有打败中国,相信从这些英雄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三天过后,丧尽天良的汉奸和日本人失去了耐心,既然得不到,那就彻底毁掉。可是他们并没有让陈康荣痛痛快快地去死,而是用令人发指的手段折磨着她。

凶残的敌人,将陈康荣带到荒郊野外,用刺刀活剥了她的皮,在陈康荣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又将她推入坑中活埋。

尽管肉体饱受摧残,但临死前,陈康荣依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陈康荣留给世界上的最后一个声音,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5岁。

如果不参加抗日,陈康荣的人生可以有很多种可能,但为了赶走万恶的日本兵,她的人生结局早就书写好了。

一个青春烂漫的女大学生,为了自己的祖国,贡献了自己的血肉之躯,但她的精神却可以激励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是陈康荣这些英雄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今时今日的幸福生活。

英雄虽死,但历史不会将她们忘记,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也不会将他们忘记。

(此文原创首发,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