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这5人都担任过广州军区司令,有2人是外战战神,有1人曾晋升上将

2025-07-03 02:50 来源:网络 点击:

这5人都担任过广州军区司令,有2人是外战战神,有1人曾晋升上将

前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区,自1955年成立至2016年撤销,其历任司令员大多经历战争洗礼与政治风云的考验。其中前五任司令员为黄永胜、丁盛、许世友、吴克华、尤太忠,均在1955年参与首次全军大授衔。这5位司令员的人生轨迹各具代表性。

一、黄永胜

任期:1955-1969年

黄永胜原名黄叙钱,湖北咸宁人,17岁参加秋收起义,历经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中,他作为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参与平型关战役,成为早期抗战标志性指挥官。解放战争时期,他在辽沈战役中指挥第八纵队攻克锦州外围要塞,切断国民党军东进兵团与锦州守军的联系,创下“单日歼敌过万”的战绩。随后,他指挥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从东北一路南下至广西,为解放华南立下战功。

1955年,黄永胜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获三枚一级勋章,同年出任广州军区首任司令员,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司令员。主政广州军区期间,他着手构建华南防御体系,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军需供应制度,成为全军后勤保障样板。他在沿海地区修建永备工事,组织民兵联防网络,形成“军民一体”的防御格局。

二、丁盛

任期:1969-1973年

丁盛是江西于都人,17岁加入红军,历经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丁大胆”著称。衡宝战役中,他率135师脱离主力穿插至白崇禧部后方,以“中心开花”战术牵制敌军4个师,配合主力全歼“钢七军”。抗美援朝的金城战役中,他率部采用“昼伏夜袭”战术突破美军防线,14天内推进战线160平方公里。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他指挥54军实施“迂回包抄-分割歼灭”战术,在海拔4000米的瓦弄地区全歼印军第11旅,创下高原作战歼敌1.2万人的纪录,毛泽东称此战“打出了国威军威”。

接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后,他推动建立“三结合”训练模式(理论+技能+实战),并建成军区首个综合训练场,配备电子对抗设备模拟现代战争环境。1971年中苏关系紧张时,他组织部队在粤港边境实施“多批次、多路线”机动演练,既保障西藏前线支援,又维护了华南边境稳定。

三、许世友

任期:1973-1980年

许世友的军旅生涯充满传奇色彩:8岁入少林寺习武,后参加黄麻起义,成为红四方面军猛将。解放战争期间,他率华东野战军九纵参与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奠定“虎将”威名。1948年济南战役,他独创“牛刀子战术”,集中优势兵力直插王耀武防御核心,八昼夜攻克号称“固若金汤”的济南城,蒋介石闻讯后惊愕“守城预案竟成废纸”。1955年,许世友授衔上将,1973年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任内他延续务实作风,注重部队实战训练,曾提出“宁可多流汗,战场少流血”的练兵理念。他推动“南海铁壁”工程,在雷州半岛至海南岛一线部署岸防炮群,并建立雷达预警网,实现与南海舰队数据共享。1978年广东特大洪灾时,他首创“模块化抢险编组”,将救援响应时间从24小时压缩至8小时,该模式后被推广至全国。1980年离任后仍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病逝于南京,享受国葬待遇

四、吴克华

任期:1980-1982年

吴克华是江西弋阳人,16岁参加红军,经历五次反“围剿”和湘江血战。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死守塔山,顶住国民党东进兵团11个师的进攻,为辽沈战役胜利立下首功,获林彪“塔山铁壁”赞誉。1955年授衔中将后,他长期担任炮兵司令员,建立全军首个导弹防空旅,推动炮兵部队机械化转型。

1980年接替许世友执掌广州军区,任内强调“靶场多消耗子弹,战场少牺牲士兵”的训练原则。在广州军区建成200公里边境防御工事链,完善“前沿-纵深-战略预备队”三级防御体系‌。1987年病逝后,其骨灰分葬塔山战役旧址与弋阳故里,象征对战场与故乡的双重眷恋。

五、尤太忠

任期:1982-1987年

尤太忠是河南光山人,13岁参加红军,抗战时期在陈赓386旅参与神头岭伏击战,创下八路军单次歼敌千余人的纪录。渡江战役中,他率34师一夜推进50公里,截断国民党军南逃路线‌;西南剿匪期间,运用“分进合击”战术清剿残敌10万余人,彻底平定川康匪患;抗美援朝期间,他率12军34师参与金城战役,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82年接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后,他推动军区现代化改革,1984年建成全军首个自动化指挥中心,实现作战指令传输速度提升8倍,为军区信息化转型奠定基础。他试行的“昼夜连续-多兵种协同”模式,1985年该经验被写入《全军训练大纲》,成为三军联合演习范本。1988年成为首批恢复军衔制后的上将,也是前五任中唯一获此殊荣者。其任内最大贡献在于衔接新旧军事体系,为1990年代军区转型奠定基础。1998年病逝时,中央军委评价其“为军队现代化作出积极探索”,凸显承前启后的历史定位。

结语

广州军区前五任司令员被开除党籍者为黄永胜、丁盛,晋升上将者为尤太忠。五位司令员以迥异的军事特质书写了广州军区的早期历史:黄永胜的凌厉攻势、丁盛的奇兵穿插、许世友的攻坚突破、吴克华的铁壁防御、尤太忠的革新思维,共同构建起从传统步兵向合成化军队转型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