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蒋介石的智囊贺国光,1950年逃到台湾,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2025-07-03 02:43 来源:网络 点击:

蒋介石的智囊贺国光,1950年逃到台湾,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北洋军阀那会,蒋领导的国民军,打败了各家军阀,在当时是难逢敌手。客观上说,当时国民政府能完成统一的局面,除了蒋的用兵之道,还有一群追随他的智囊。

蒋介石身边的智囊有很多,比如他亲系陈果夫、陈立夫、与二陈文职相对应的黄埔军官系;最后就是政学系,还是教育、银行、出版,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帮助蒋在四川立下赫赫战功的——"贺国光"。

贺国光常年待在巴蜀之地,地势崎岖八面楚歌,内部政务人员的关系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贺国光四川任职期间都做过什么呢?最后结局又如何?

贺国光的生平

贺国光是湖北壁市人,他的父亲从小就希望他能长大出人头地,光耀门楣,自小也是在他身上投资了不少,当时还是清朝,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是千万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因此贺国光学习特别努力,但是当他科举考试时,清廷废除了科举制度,要求各省建立新式军校,当时年轻人进军校嘛还不用花钱,于是掀起一股习武风气,大家都去军校学习,考好了还能免费出国留学。

所以贺国光也弃文从武,跟随父亲去了四川,报考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与刘湘、潘文华等人成为同学,后来还有人把他们这一派系称为"速成系"。无独有偶,民国初期涌现出来了好几位风云人物,也都是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

毕业后他就在川军里当了兵,后来辛亥革命爆发,贺国光就回家参加武昌保卫战,在新四旅服兵役,紧接着建立民国,贺国光报考陆军大学,这学校可比速成学堂要厉害好几倍,要说陆军大学贺国光这一期比之前还牛,甚至是历史上最牛的,群星闪耀,如徐永昌,林蔚,黄旭初,郭松龄,这些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与贺国光都是同学。

陆军大学一毕业的军人可谓前途无忧,走哪哪香,在老家贺国光被派到——湖北总督,得到督军的欣赏,钦点他为旅长一职,之后跟着吴佩孚的军阀南征北战,讨伐陕北军,立了一级大功一下子就变成师长了。

1927年,宁汉分裂要开始站队了,贺国光他当时支持南京国民政府,这不就被武汉国民政府扫地出门了,贺国光当时顺势就进入了南京担任"智囊"。事实证明,在当时这种军阀格局混乱的局面,贺国光是明智的,他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加上卓越的军事才能,进入政府没多久,蒋介石就对他特别重视,可以说推心置腹,经常委以重任,而贺国光也没有辜负老蒋的信任,帮助老蒋取得了蒋桂之战、中原大战等著名战役的胜利。

而贺国光一生最突出的军绩莫过于是,帮助老蒋进入四川。川中当时割据很混乱,想要进入这个组织内部实在难上加难,让老蒋特别头疼。前边有提到,贺国光在四川上过学的经历,所以他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上学的经历,成为老蒋的爪牙深入四川内部最重要的一环。都说时势造英雄,贺国光自发组织"速成系"同学,担任将领,提前打通政界网,因此蒋还特别任命贺国光为——"入川参谋团"团长,统一并整顿川军。

再说说贺国光本身这个人,他特别圆滑,懂得运筹帷幄,谁都不得罪。虽然四川内部经常起内讧,但对外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权插手四川军务。但是贺国光碰巧与刘湘、潘文华是同学,同时他又是作为"入川参谋团"团长,这样两面都能说上话。

贺国光努力维护双方的关系。在贺国光的交涉下,双方的关系慢慢就变好了,蒋的势力也慢慢渗透到四川内部。用老蒋的话来说,有贺国光在,自己的地位才能稳,可见贺国光在蒋心中很不一般。

逃往台湾

本来老蒋还想继续待在西南,把西南当做自己手中的最后一步,但是因为力量悬殊大局已定,老蒋只能看着它解放,最后也趁机坐上飞机,到了台湾,而贺国光、胡宗南等一行人,也一起登上了到台湾的飞机。

而为什么逃往湾湾,老蒋既为自己赢得了翻盘的机会,也保留了自己的力量。湾湾气候怡人,物资丰富,还有矿藏,离大陆也远,还是海上交通发达的地方,所以到那里很安全。相信贺也是觉得湾湾更安全,才到那里的。

结局

但是贺国光到了宝岛,却再也没得到重用。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蒋介石刻意不再用这些老人,只是给他们一些闲职,也不参与具体会务。虽然,贺国光是老蒋的智囊名不虚传,但是到了晚年也是当了一个平时喝茶看书的"顾问"职位。闲的发慌,跟提前退休没啥区别。

贺国光知道自己这一生已成定局,也只能生活在宝岛了。他闲暇写写书也算怡然自得,后来根据自己回忆出版了一本书,成了我们研究那个年代重要参考资料。1969年,贺国光因病去世,活了84岁,葬在台湾。

在历史的长河中,成王败寇并没有谁对谁错,但是如果贺国光当时选择其他的道路,说不定晚年会是另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