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飒!交大女神学霸:15门课程满绩,一作发表EI论文,亮相国际会议!

2025-04-26 03:47 来源:网络 点击:

飒!交大女神学霸:15门课程满绩,一作发表EI论文,亮相国际会议!

生活很公平,能打败“怪物”,就能赢得礼物。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周芷怡在追梦路上步伐始终坚定,15门课程满绩、以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受理3项专利……她收获的,不仅是诸多荣誉,更是开花结果的梦想、努力过后的甘甜和照亮未来的光芒。

周芷怡,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2021年选拔录取至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电气工程学科),师从别朝红教授。获得奖项:蒋震奖学金、清华大学志愿公益优秀奖、唐仲英德育奖学金。

大学期间,周芷怡兜兜转转,想要在专注与广度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她有15门课程、共计46学分获得了满绩的成绩;课外,她热衷于各种“无用”的爱好,广泛的阅读使她得以笔耕不辍,目前共计有25000字的图书出版稿;同时,她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并在校级运动会上获得了健美操团体第八的成绩。大三时,她开始叩响科研的大门,曾随组内导师前往浙能天然气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学习,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在与工程师的交流中学习如何将科研方向与实际生产结合。

西安交通大学是2021年首批在教育部获批成立未来技术学院的学校,也是全国首个开设储能与科学工程专业的学校。“而我作为未来技术学院储能方向的第一批研究生,深觉学院、学校,乃至国家在我们身上寄予的期望。我深知储能技术是我国电力系统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最为迫切的技术之一。”周芷怡说道。

目前,周芷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EI论文1篇,受理专利3项,参加IEEE国际会议The 5th IEEE Conference on Energy Internet and Energy System Integration并做展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电网科技项目等。研究生的主旋律是科研,周芷怡希望自己未来的科研成果能够带着温度促进真善美的价值传递,而不仅局限于这项技术本身。她认为,在未来技术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平台上,自己一定能够有机会致力于真正落地的项目,服务于国家的重大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公益是周芷怡课外生活的主旋律,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下,她感受到了个体与社会永恒的互动。她曾前往河北固安英才中学、洛阳启迪未来小学、西柏坡希望小学参加扶贫支教活动,在思政课上探讨过的教育公平、留守儿童的概念从此走出课堂。同时,她曾加入校园公益社团,从学生的角度体察社会的痛点,做公益的孵化者、组织者、引领者,在爱幼、助残、敬老方面都参与组织了各项公益活动,企划运维了听障宝宝与普通宝宝的融合活动、老年人电子设备教学活动,作为负责人开展活动20余次,参与人次达700+。

志愿者不仅要走入社会付出关怀,更需要在危急时刻勇于担当。在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而来之际,周芷怡参加了“壹张书桌”在线辅导公益活动,为湖北医护人员子女或新冠感染者子女提供免费的课业辅导共计37小时。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通过网线共享疫情期间一张平静的书桌,为他们进行基础的作业答疑、数学思维的训练、课程知识的巩固、知识架构的梳理,和他们共渡难关。2021年疫情,周芷怡又同未来技术学院的同学一起参与抗疫服务活动,加入未来技术学院抗疫先锋队。创新港组织学生有序返乡时,她作为志愿者于高铁站服务点执勤,协助清点物资、联络跟车志愿者与乘车学生,为返乡学子保驾护航。

风劲潮起,自当扬帆远航。“作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交大青年,我们想要知道做什么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就必须了解这个国家乃至当今世界面临什么样的局面、亟需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周芷怡认为,每个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之问,她希望能在自己身处的位置上迈稳步子、夯实根基、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推动应有的工作与变革,让前人有以慰藉,后人有以回望。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