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陈锡联:一代忠臣良将,不负国之重托,享年85岁

2025-08-25 13:24 来源:网络 点击:

陈锡联:一代忠臣良将,不负国之重托,享年85岁

翻开《陈锡联回忆录》,陈锡联上将的一生就伴随着新中国建国的道路全然展现于眼前。抚摸着412页密密麻麻的文字,那份历史的厚重感、爱国的使命感以及作者爱国爱民的无私精神令无数人动容。陈锡联,以其治军的天赋和质朴的本心获得了邓公的赞赏,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忠臣良将,他的人生故事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放牛娃的“红色”春天

小时候,为了补贴家用,陈锡联在地主家当一个放牛娃。在他的回忆中,那段时光不仅仅是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贫苦和窘迫,更有无尽的打骂和热泪。穷人的孩子大多早慧,他知道这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人民的普遍生活,他渴望改变,不光为己,更为大家。

1927年,红军的威名传入了小陈锡联的耳中。他一听到这是一支由普通工农组织起来的、保护百姓反抗地主列强的人民军队,便一心想要加入。可当小陈锡联直愣愣跑到部队表达了入伍的愿望时,却因年纪太小而遭拒绝。他不甘心,随军行走50里地以表决心,这股赤诚让军队动容。最终,小陈锡联于次年正式加入红军队伍,放牛娃迎来了他的“红色”春天。

能打仗的小钢炮

参军的生活并不比干农活轻松,其中的艰苦更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有了救国救民的希望,陈锡联就无怨无悔、一往无前。虽然他年龄尚小,却有着一份少见的沉稳。凭借胆大心细、果敢坚毅的性格,他在多场战役中展示出惊人的军事能力,被大伙儿亲切地称作“能打仗的小钢炮”。

1937年抗日战争拉开序幕,年仅22岁的陈锡联担任129师769团团长,打了多场漂亮仗,其中“夜袭阳明堡”一举炸毁日军战机24架,让他一战成名。随后,陈锡联先后担任第129师385旅副旅长、第二野战军第3团司令员等职,参与白晋铁路作战、豫北战役、渡江战役等重要作战,在新中国的建立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没有野心的开国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被调任至炮兵学院担任司令员和院长。在他的主持下,新中国的炮兵发展取得了瞩目的进步,连毛主席看了都赞不绝口,说他是有真本事的将军。凭借出色的表现,陈锡联于1955年年仅40岁被授予上将军衔,自1959年起更是先后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受众人钦羡。

然而陈锡联一点也没有因身居高位而沾沾自喜,他还是最初那个质朴的少年。面对“夺权”之类的说法,他也不过多解释,以时间和行动来驱散一切疑虑。曾和他一同工作过的邓公甚至说:“我知道陈锡联,他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

1980年,陈锡联卸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他口述自己的一生,将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作战写进回忆录,纪念自己这一生的追求和信仰。书中的记录将他的为人展露无遗——祖国利益永远占据最重要的分量。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四个孩子也继承了他的优良品质,都出落成治国的良才,其中三个儿子获得了中将军衔,而身为飞行员的二儿子却在一场任务中逝世,年仅31岁。

1999年,陈锡联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5岁。这场人生,他将自己的身心和盘托出,献给了最爱的祖国和人民。从一个渴望救人民于水火的放牛娃,成长到戎马一生功勋无数的忠臣良将,他不负国家的重托,更没有辜负自己心中的信念,他是永远的英雄,活在我们的心中。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