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手机电池多少毫安算够?

2025-11-19 02:48 来源:网络 点击:

手机电池多少毫安算够?

也许会有人说电池做的越大越好,但是可曾想过电池越大,那么手机越重,并且厚度会增加的事实呢?

那么

手机电池多少毫安算够?

小编我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听到或看到,"这XX手机号,可惜就是电池容量不咋样...."或者"这电池也太小了吧,完全不够我带出去“甚至还有”这手机电池不错,还可以给别的手机充电...“这样类似的说法。拜托,这些手机各个都是3000毫安往上走的,还不够多,咋不直接带几个充电宝出去呢?

要知道,iphone6s的电量也不过1810毫安。但是小编我却感觉很够用了啊。可能你们会反驳iphone的分辨率才那么点。那么iPhone6s plus呢?好吧,你相信你的,小编相信自己的。那么小编为什么会在这说电池呢?还是得从大容量电池下手。

华为MATE8 4000毫安电池

魅族Pro5 3050毫安电池

iPhone6s 1810毫安电池

目前市面上的所谓的长续航手机,其实一部分的是以牺牲手机的重量等来实现的。但是为什么一定是要这样才能行呢?恐怕这就得说一众电池生产厂商的不给力了,别看你的手机续航长,而且薄。但是大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厂商为了薄而从二维的方向拓展,这样你的手机就很大很薄。

那么,为什么手机电池的容量大反而却不耐用呢?

1.容量密度

电池跟手机的相机一样,不能只看表面参数,苹果的800W摄像头能秒杀了许多品牌的1300W的。电池也一样,不能只看容量大小,还要看容量密度。

这就比如两个体积相同大的瓶子,一个只会装10块石头,另一个技术牛X,能把石头弄碎,由于石头之间的缝隙变小,作用能装下15块石头大小的碎石子。

所以,买手机时不要一味地看容量大小,也要看它的密度,现在手机电池容量的密度比大多在350Wh/L支配,高于这个密度电池就不错。

2.硬件装备

理论上更高的装备通常意味着更加费电比如1080p的屏幕比2K屏幕省电,处理器4核比8核省电等。当然,假如一些器件采取了更抢先的技术,耗电量则能够变得更小。所以 手机购买上买新不买旧的道理这样看来也是蛮对的。

3.软件上的优化

软件优化,一是系统方面的优化,比如Android系统涉及到后台任务的进程等,使其越来越流通,也越来越省电。

二是硬件上的算法优化,比如四核处理器,轻度运用时只唤醒其中两核,重度运用时,比如玩大型游戏,才四核全开,这么就省不少电。当然这需要硬件厂商和软件开发商协作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性能。

好了,说了这些还得说到底怎么办才能解决,肯定很多人说快充技术十分的有必要。但是小编我却并不这样认为。快充难道真的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吗?

快充技术分为低压快充和高压快充,高压快充技术是大多数手机所亲睐的,其中三星研发出Fast Charge,代表机型为三星Note 4;高通研发出小米快充和双引擎闪充,代表机型分别为小米4、vivo Y35和刚发布的X6;MTK研发的mCharge、涡轮快充和Rocket极致快充,代表机型为魅族MX5、Moto X和联想P1;华为研发的9V1A快充,代表机型为Mate 8,Mate 8也是刚刚发布的新款。

首先是高压快充,动辄上20w的充电功耗,相比传统的5V2A确实会快上很多。但是这么大的功耗导致的就是发热量也会增加,而且十分损伤电池,CPU等手机关键部件。所以小编一直不认为高压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再说说低压快充,这技术相比高压快充确实会更好的保护电池等器件。但是也有自己的缺点,就是所有的线材都是特制的,导致你用其他的线和充电器,会在充电上大打折扣。但是如果这样的技术全面普及,应该说是十分有前景的。

好了,说完了快充的这些,小编始终感觉不对,那就是我们难道出门一定要带上个充电的东西?快速充电确实很实用,但是却无法解决续航上的硬伤。终归到底还是要取决手机的优化。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为什么iphone会在小容量的前提上发挥性能优势,并且续航也不逊主流的大容量安卓手机。这应该属于系统优化的问题。就拿华为的P7说吧,在升级EMUI3.0之前,带出去用一天还是十分绰绰有余的。但是升级之后出去就要考虑带个充电宝。这就说明升级的同时没有做好相应的优化。使得电池在升级过程中损耗或者没有完全发挥性能。就此事例,也可以看出其实在电池技术还没大的提升的时候,系统优化才是最优解。

手机电池多少毫安算够?

就目前而看,3000应该算是安卓的不错的选择,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去提升相反会导致手机重量上升或者厚度增加。在3000的基础上做系统的优化,相信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当然还得选好处理器。MTK,麒麟的处理器属于低功耗的,在够用的同时功耗控制还算不错。三星和高通的处理器在性能上很好但是功耗却相对较大。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看用户自己的选择。

总结:无论是手机厂商、电池厂商还是硬件厂商和软件公司等,对手机节能方面的技术都相当重视,虽然我们平时很少关心这些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厂商的集体努力,我们所面临的手机续航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当然我们更加期待的是新的电池技术的产生。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不在为手机续航的问题而烦恼。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