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青园|那多:探寻绝境中的人性

2025-09-06 04:14 来源:网络 点击:

青园|那多:探寻绝境中的人性

作家简介

那多

原名赵延,上海人,当代著名悬疑作家,曾做过公务员、记者,后经商,现专职写作。他擅长从新闻事实、历史事件出发,结成一个个新奇的故事。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创作三国事件薄系列、星座爱情小说系列、那多手记系列、巫术系列等小说三十余部。2012年之后,创作转向当下,以逻辑推理和对人性的拷问见长。

图书简介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

当就读医学院的柳絮,看到眼前正在进行的谋杀时,以为是一切悲剧的开始。实际上,她一脚踏进了一条暗河的中游,无论是向上追溯,还是顺流而下,都布满了死亡的漩涡。这本就是无可躲避的死局,柳絮却依然选择闭上眼睛,任凭珍视的事物逐一破碎崩解,直到许多年后,命运终于将她推到深渊之下。当怯弱者失去一切,退无可退的时候,她只能做出新的选择。

悬疑作家那多回归了。

从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那多先后写作了三国事件簿系列、那多灵异手记系列等30余部悬疑推理小说,在多种题材和风格间跳跃自如。之后这位累积销量过百万册的悬疑作家,一头扎进商海,在上海餐饮业做得风生水起。

这一别就是六年。

在沉寂的这六年里,那多依然辛勤耕耘,终于收获了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作品——《十九年间谋杀小叙》。这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新长篇,以严密的逻辑、娴熟的叙事技巧,构造了一个迷宫般的悬疑世界,或双线并举或单线推进,惊心动魄地讲述了一段横跨19年,关于13位优秀医学院大学生在成长中迷途与救赎的故事,为当下悬疑推理小说的创作注入一股清流。

一位深爱妻子却牺牲孩子前途的父亲,一位为了读书不择手段的优等生,一位为了凌驾于同学之上而把大家拖入困局的“好同学”,一位因为怯懦而放弃对好友施救的弱女子……书中每一个人,似乎都有我们身上的某种影子,在时代急速发展的当下,我们渴望以自身的努力来获取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旦突破底线,恶,犹如挣开缰绳的烈马,一路狂奔。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表面讲述的是十九年间发生的五桩因果相连的谋杀案件,实际上这些案件只是作者观察社会、刻画人性的一个切入点,这里面所展现的愤恨、茫然、不甘,还有情窦初开的深情,都远超他之前的创作。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中的几个人物,始终处于绝境之中。在人物激烈、尖锐、残酷的种种心理碰撞中,人性展露无遗。与此同时,社会的横断面也被完整切开。看完故事之后,每一位读者难免会扪心自问:“所谓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所谓的真情又是什么呢?”

《白夜追凶》的监制五百看过小说后评价道:“这是一本很纯粹的现实主义小说,活着就是在泥潭里,每个人物都在其中苦苦挣扎着,明明是为了接近极致光明的部分,最终却被黑暗完全吞噬。这其中的理由说不上是‘恶意’,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更有尊严地呼吸,这是让人五脏六腑都难受的根本原因,人性在这里无所遁形。”

生活和死亡给我上了一课

记者:请谈谈《十九年间谋杀小叙》这本书的创作过程。

那多:其实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管是创作还是意义都蛮不一样的。我从2000年开始创作的主要小说类型以“那多手记”为主,有一些科幻因素在里面。在年纪慢慢变大以后,一些真实世界的东西对我产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10年前,我开始创作一些没有想象元素的,甚至完全是真实的罪案小说、悬疑小说。当年写的《百年诅咒》《甲骨碎》,都是以我这样的想法延续下来的。

当我开始创作这类小说的时候,开始接触一些真实犯罪的案件,我想知道一个人犯罪时是何种心理。这些匪夷所思的犯罪是真实发生的,为什么我们难以相信?因为一个人犯下这样的罪行,是有他自己的心理脉络的,他有足够的理由或者说是人性当中某一个部分支持他这样做。你如果不把他塑造成非常强有力的人物,别人当然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有了这样的认知,开始接触大量案例的时候,我就想写一个对于我来说真正成熟的小说。

2001年,我刚刚写了1万多字的时候停了下来。那个时候我父亲还在,我拿最早写的这一点点东西和我想的这些人和情节跟他讨论,他觉得蛮好的,说比你原来的小说故事要好,可以继续往下写。但是,我继续往下写的时候就是觉得有阻力,不知是哪儿别扭。

2012年开始碰到很多的状况,之前平均每年会写两本长篇小说,2002年到2012年出了12本小说。我是2004年辞职的,之前是报社的记者,2004年开始专职写作。当时我父亲查出了非常严重的疾病,为了能够让他参加我的婚礼,我赶在2012年底结婚。我父亲是在2013年初去世的。

父亲去世对我打击很大,同年我开了一家餐厅叫“赵小姐不等位”。我太太姓赵,为了让她不再为吃饭找不到空位而犯愁我开了这家餐厅,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强烈地想离开原来的生活,不要说写作,那个时候连书都读不进去,我希望有一件事情,可以让我不要去想关于丧父这件事。于是我就开了这样一家餐厅。

开餐厅其实是特别烦琐的事情,一个月后餐厅就在大众点评上变成全国第一,最高峰的时候有六七家“赵小姐不等位”。

我在开餐厅的过程当中,接触到了大量的人和之前在家里完全想象不到的事情。我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经历了爆红的网红餐厅怎么起来又怎么衰落下去的。等到我决定把所有的餐厅全部关掉重新回来的时候,已经写了四五万字。

两年前,我把这四五万字拿给太太看,她说怎么回事,整个语言、整个小说的氛围、小说里面的人物都和之前完全不一样。我继续往下写,渐渐发现六七年前刚开始写时碰到的问题现在都没有了。我觉得这是时间,是生活,甚至是生命和死亡给我上的课。经历了这样的波折和坎坷之后,当我再去写犯罪,写犯罪中的生死和挣扎的时候,就不会像原来那么幼稚,所以我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把这部小说完成。

记者:你在这部小说中写了一个叫郭慨的男性,他在书中隐蔽而真诚地向女主人公之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关于这个人物和他的行为,你有什么创作上的初衷?

那多:这个人物其实也是我在写作中越来越喜欢的一个人物,一般来说也会是读者很喜欢的人物,因为读者都喜欢爱情,这是小说里几条爱情线当中最容易让你放感情进去的。我之前就在想,最不可能的爱情是什么样的爱情,最无望的爱情是什么样的爱情。如果双方都真诚地去面对这段感情,但是因为某种原因,这是一段绝对不会发生的爱情,在这种情形下而展开的对话和感情,会是什么样的。

我把这样一段感情写在了书里,也是因为,如果把这个人物抽掉的话,这个故事就太阴暗了。很多读者读了以后觉得郭慨是书里的一道光,所以必须把郭慨和他的故事写好,才能让人在看完后心里有一些温暖的地方。

新的那多手记 明年出版

记者:书中对各阶层人物的描述是非常细致入微的,塑造这些人物你有什么想法?

那多:其实书里各种各样的人物是慢慢在我心里成型的,一个来源是我开餐厅的时候碰到的各种各样想不到的人。

举个例子,我开的餐厅主打盐烤,有一个招牌菜是“盐烤大闸蟹”。在餐厅开业头两三个月的时候,顾客经常排队排到深夜两点钟。有一天晚上,我正好不在店里,当时店长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店里碰到一个客人,从我们烤熟的大闸蟹里面吃到了一只蜜蜂,蜜蜂还是活的,问我该怎么办。

如果我没有开这个餐厅,我肯定会说报警,把这个家伙赶出去。但是当时我对店长说,你给他免单,让他走。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外面排了大量顾客,这个顾客明目张胆地讹你,你找警察来,接下来的生意就别做了。为了他这100多元钱不接生意吗?这样一个人做这样一件事,是我不开餐厅时绝对想不到的。

小说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很多反应,与我这几年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人有关。

记者: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写作计划?

那多:对于我来说,现在在悬疑领域下,一个是继续写那多手记系列,新的手记已经写完了,明年会和大家见面;另外一个对于我来说挑战性更大,就是写现实的罪案小说,我会坚持走这两条路线。

(燕赵都市报记者 宋燕)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