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二渡赤水攻打娄山关的红军团级战将。

2025-07-18 08:26 来源:网络 点击:

二渡赤水攻打娄山关的红军团级战将。

娄山关战斗“是遵义战役关键性的一仗,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

我们首先要说的是红五军团第13师第37团,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牵牛”,红37团团长李屏仁和政委谢良成功的把敌人引到温水方向,用一个团兵力,整整牵制了川军刘湘教导师9个团的兵力达6天之久。

红37团有效地牵制了敌人,受到了中央军委的电令嘉奖。

李屏仁

李屏仁(1908~1937)江西武宁人。毕业于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参加了宁都起义,1934年11月,任红五军团第37团团长。西路军作战时,在甘肃永昌牺牲。

谢良

谢良(1915~1991)江西兴国人。15岁参加红军且同年入党,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时任红37团政委,同李屏仁团长一起完成了牵制川军的任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委,1991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

再来说负责正面主攻任务的是红三军团13团,团长彭雪枫与政委李干辉指挥部队于1935年2月25日顺利攻占桐梓,当天下午5点攻占制高点点金山,晚上8点成功夺取娄山关。

彭雪枫

彭雪枫(1907~1944)河南南阳人。曾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1935年2月任红三军团第13团团长。

李干辉

李干辉(1905~1974)广东惠州人。1935年2月任红三军团第13团政委,同彭雪枫团长一起率领红13团一举拿下娄山关。

在红13团攻占娄山关后,敌人进行了疯狂反扑。红12团负责迅速接应红13团,红12团团长是谢嵩,政委是钟赤兵。(钟赤兵率一营牢牢控制了点金山,也正是因为这次战斗,将军永远地失去了右腿)。

谢嵩

谢嵩(1902~1937)湖南宝庆人。1935年2月28日,谢嵩第2次杀进遵义,因屡立战功被称为“铁团长”。

钟赤兵

钟赤兵(1914~1975)湖南平江县人,1935年2月任红12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国防科委主任等职,1975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

张宗逊与黄克诚的红10团负责从娄山关左翼迂回包围驰援之敌敌15团。

张宗逊

张宗逊(1908~1998)陕西渭南人。黄埔军校毕业,1935年2月,任红三军团红10团团长。

张宗逊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等职,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

黄克诚

黄克诚(1902~1986)湖南永兴人。1935年2月,任红三军团第10团政委。

黄克诚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张爱萍的红11团负责率部远出娄山关西翼,由小水田直插高坪大桥,截断板桥与遵义之间的联系。使王家烈的部队成为“瓮中之鳖”。

张爱萍

张爱萍(1910~2003)四川达县人,1934年9月,任红三军团第4师12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2003年7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追寻烈士,缅怀先烈!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个人。文字图片来自网络资料,如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