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重庆风景名胜塘河古镇

2025-04-15 06:07 来源:网络 点击:

重庆风景名胜塘河古镇

塘河古镇位于江津区西南部,东北面与白沙镇毗邻,西南面与四川省合江县接壤,是第三批被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重庆市最具魅力小城镇、老重庆风貌影视拍摄基地,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镇辖的石龙门村、硐寨村为中国传统村落、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旅 游 资 源

塘河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明朝自建王爷庙开始,陆续建房成为集镇,至清乾隆时期趋于兴盛,因塘河绕场而过得名。绕场而过的塘河两岸翠竹葱茂,青山叠叠,绿水悠悠。塘河古镇保存有明清古建筑群近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为塘河古街区、石龙门庄园、延重祠三大部分。塘河古街区占地2.8公顷,保存有明清以来不同时代风格的古建筑1.5万多平方米。文物古迹众多,有寺庙、碑刻、庄园、祠堂、会馆、寨门、栈道、古桥等。古镇街道依山而建,从河畔码头起呈阶梯状蜿蜒上扬。长600米的主街连接着横街子、庙巷子两条小街,由三道寨门把持着。拾级而上,沿街建筑多以青石为基,砖木为墙、奇檐斗拱、雕梁画栋,错落有致。

千百年来,塘河古镇形成独特而厚重的民俗民风。每逢佳节,有赶庙会、唱大戏、祭神灵等活动;古街区蓑衣斗笠店、街边刺绣房、手编竹席屋、铁匠铺和守旧的茶房酒馆比比皆是;川剧座唱、石刻技艺、结婚坐花轿,塘河放竹排、河上荡渔舟,生活悠闲。

主 要 景 观

半边街 位于塘河古街区对面,原名新街子。一百多年前,程姓大户(即程四简)在塘河场对岸增修双排街房。1884年,临河的一边街道被洪水冲毁,因此改称“半边街”。

清源宫 位于塘河古镇最高处,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8年),是闻名于渝川黔地区的古庙宇。清源宫原供奉川主菩萨李冰父子,其因清理河源,造福蜀中百姓,被奉为神灵,故名清源宫。清代,清源宫占地宽广,建筑巍峨壮观,常年香火不断,逢年过节及川主菩萨的出生日、转道日、升天日,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来此朝拜。到21世纪初,清源宫只保留下宫墙旧迹。为保护文化遗产,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塘河镇于2009年开始修复清源宫,投入678万元,先后修复正殿、后殿、戏台、回廊和厢房等,修复面积1300平方米。木质结构用料均为俄罗斯樟子松,木雕部分工艺精湛、细腻逼真。

(清源宫及主庙会)

石龙门庄园 距塘河古镇古街区2.5千米,建造于清乾隆初年,占地2公顷,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建有房屋520间,整座庄园设计精巧,匠心独运,气势恢宏。穿堂叠殿,9道中门9道关,形成“龙门阵”;两厢18天井珠联壁合为“八阵图”。进入庄园,穿房越院,重重叠叠,犹如进入“八卦迷宫”,分不清东西南北。庄园房屋全是青石为基,砖木结构,清一色的石梯和石栏杆,正厅、客堂、戏台、碉堡、花园等样样齐备,有内外两侧石头院墙包围。住宅外边修有养猪房、牛栏、马厩。北侧小山腰建有网球场、操场、马道子(跑马玩用)。还设有军营、逍遥宫等。

延重祠 又名孙家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石混合结构。屋脊全是镂空黄绿琉璃砖砌成,两边有高耸的圆弯式和重檐式封火墙。面阔21米,进深61米,今存1720平方米,为复四合院布局,宫殿式建筑。全祠主要由正殿(上厅)、中殿(正厅)、戏楼、厢房四大部分组成。延重祠是江津乃至重庆都相当少见的保存完好的宗祠建筑的典型代表,是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重祠)

32111英雄钻井队遗址 位于塘河镇石龙门村。1966年6月22日凌晨,当时位于四川合江和江津交界的泸州气矿塘河1号井(今塘河镇石龙门村)发生井喷,正在作业的32111钻井队全队职工和家属冒着生命危险抢关气源闸门,扑灭大火。扑火过程中有6人牺牲,21人被烈火烧伤。32111钻井队被授予英雄钻井队称号,气矿塘河1号井成为32111英雄钻井队遗址。

(32111英雄钻井队遗址)

景 区 导 图

(摘编自: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重庆市志 · 旅游景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