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坦桑尼亚军队深得我军真传,被称作东非PLA,推翻非洲暴君阿明

2024-08-19 11:10 来源:网络 点击:

坦桑尼亚军队深得我军真传,被称作东非PLA,推翻非洲暴君阿明

2011年12月9日坦桑尼亚行政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中央体育场举行庆祝国家独立5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坦桑尼亚军队喊着“向右看”,迈着整齐的中式步伐走过阅兵台,还有一款非常现代化的坦克也出现在阅兵仪式上,这就是中国专门为坦桑尼亚现代化升级的59G坦克。同时展示了一系列从中国引进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包括59G式坦克、92A轮式装甲输送车、运-8F-200运输机、F-7歼击机等。这支部队就是坦桑尼亚军队,号称“东非解放军”。

坦桑尼亚军队全面向中国军队学习,每年派出大量的军官来中国石家庄步兵学院受训。学习中国的各种先进的战法。是非洲地区少有的熟悉步坦协同、迂回穿插等战术的军队。

中国政府还建立了坦桑尼亚军事学院(TMA)为坦桑尼亚提供本土军官培训。在东非地区,坦桑尼亚军队基本上可以把周边国家进行吊打。

乌干达暴君阿明

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两国的关系原本十分良好。伊迪·阿明的前任米尔顿·奥博特总统与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更是独立运动时期就相识,私交甚笃。1967年6月,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三国还组建了东非共同体。

但1971年,奥博特的副手伊迪·阿明趁奥博特出访新加坡期间,发动了军事政变,自任总统。奥博特被迫流亡至坦桑尼亚寻求政治庇护。奥博特在尼雷尔的帮助下,趁此机会领导1,500名支持者从坦桑尼亚北部进攻乌干达,试图推翻阿明,但最终失败。阿明迁怒于尼雷尔,杀掉24名坦籍青年以报复。自此,两国交恶,关系愈发紧张。

阿明在国内进行残暴的统治,阿明下令在全国逮捕所有姓“奥”的人,只要姓“奥”,那就意味着是前总统奥博特的人马,三个月后,被处死的姓“奥”的人就超过1万人。士兵们来不及挖坑埋死人,干脆直接把尸体抛入尼罗河或直接喂鳄鱼。由于尸体堵塞引水管道,金贾水电站多次停止发电。

反对派称阿明杀人后把人头放在冰箱里冷藏,把人肉喂给鳄鱼,还把众多妻子中的一名杀掉分尸。当时他的头号政敌是军队参谋长胡塞尼,他砍下了胡塞尼的头颅,把它放进冷冻库里,还时常拿出来观赏一番。据说还有一次,当他发现自己的情妇有男友之后,当场将其残杀,然后将他的尸体煮熟后食用。事后,他还把众妻妾子女们聚集在一起,又把碎骨头摆在桌上,宣称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因此,阿明获得了“吃人魔王”的绰号。

阿明在位期间奉行恐怖独裁统治,国内被杀人数达数以十万计(逾五十万人非正常死亡),当中主要是反对他的政治人物,他还仇视并驱逐乌干达亚裔居民(最主要是印度人),此举直接导致与英国及印度关系恶化,甚至还公开调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有心理学家认为,阿明患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症,阿明后来甚至宣称,乌干达才是地球的中心,并要求联合国将总部迁到乌干达来。期间还不断自封新的头衔,例如终身总统、“苏格兰王”,和大英帝国征服者等等。

入侵坦桑尼亚

1978年9月乌干达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骚乱。阿明派遣军队赶赴北部城镇古卢(Gulu)、东部城镇托罗罗和西南部的姆巴拉腊(Mbarara)镇压,部分军队还越境到坦桑尼亚边境打击反对人士,但是由于军队的散漫和部分坦境内的乌干达反阿明难民加入战斗,乌干达政府军都分别被击退。10月初,阿明在坎帕拉的寓所中遭行刺,幸而躲在一架直升机中逃过一劫。阿明于是将军事上的失败都归咎于坦桑尼亚的奥博特和尼雷尔作祟。于是在10月30日,阿明对坦桑尼亚宣战,下令军队入侵坦桑尼亚的卡盖拉区,阿明还宣称卡盖拉区原本就属于乌干达.

战争一开始,由于坦桑尼亚没有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导致整个卡盖拉区在几天之内沦陷。阿明宣布“已取得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1月4日,他还语言轻薄地挑衅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发表声明“邀请”尼雷尔一同上擂台比赛拳击,要是尼雷尔赢了,他愿意将占领的土地全部归还,并说由于尼雷尔年老体弱,他愿意在比拳时反绑一手、双腿加铅块,以单手应战[3]。尼雷尔总统因此感到大受侮辱。

乌干达军队在占领地区还四处强奸妇女,杀害至少8,000名平民(卡盖拉区总人口才5万),大肆破坏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4万名卡盖拉平民成为难民。尼雷尔总统终于公开声明,必定会采取报复,不会让阿敏逃之夭夭。他首先向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的前身)求助,要求非洲统一组织一致谴责乌干达的侵略,但是除了苏丹总统加法尔·尼迈里愿意以私人身份劝告阿敏撤兵之外,非洲统一组织对是次战争都采取不干涉、不表态的政策。尼雷尔无奈之下被迫放弃国际斡旋的期盼,决心以武力反击。

尼雷尔迅速动员了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的所有力量,几个星期内,军队人数就由战前的40,000人上升到包括警察部队、狱警、后备役和民兵在内的100,000人。并且坦桑尼亚紧急向中国求援,中国立即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到达坦桑尼亚军中,这些中国教官甚至之前就待在了坦桑尼亚的中国大使馆中。11月底,坦军就已经完全阻挡住乌军的进攻,到12月,所有乌军都被逐出坦桑尼亚境内 。

1979年1月,10,000多名坦军在59式坦克和歼-6、歼-7B战斗机支援下,进入乌干达境内,正式展开反攻,他们利用苏制喀秋莎火箭炮攻击乌干达多处军事目标。乌军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一击即败,全面撤退。尼雷尔见时机成熟,就下令军队乘胜追击,务求推翻阿敏。各乌干达的反阿敏组织此时也正式响应表示支持,28个组织组成乌干达全国解放军(简称UNLA).

联军势不可挡,1979年3月,坦桑尼亚军队已经开始逼近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阿明政权摇摇欲坠。而此时伊斯兰开发银行又恰好在坎帕拉召开年会。一向亲阿拉伯的阿明趁机在年会的开幕式上吹嘘自己的“战功”,又哀求伊斯兰各国给予他“紧急援助”,以对付基督教徒尼雷尔的军队,但是各国代表只是口头上敷衍一下,并没有国家真正理会他。

在阿敏即将垮台的关头,肯真正帮助乌干达的只有盟友利比亚的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应阿敏的请求,卡扎菲派遣了约2,500人的军队去援助阿明政权,还顺带提供T-54和T-55坦克、BTR步兵战车、BM-21型喀秋莎火箭炮、大炮、米格-21战斗机、Tu-22战略轰炸机等武器。但是利比亚军队很快就发现,在战争中,他们永远位于前锋,而他们背后的乌干达军队却用利比亚外援来的卡车来运送强行掠夺来的财富不断撤退,甚至参加入起义军的行列。利比亚派遣军是由利比亚常规军事人员、“人民义勇军”以及利比亚资助的反撒哈拉武装伊斯兰军团组成的。

利比亚派遣军参战时,正当坦桑尼亚联军向北推进,直逼坎帕拉,但是卢卡雅北部的沼泽令他们不得不却步。坦军决定派201旅直接越过沼泽地区,为了防止行动失败,同时派遣装备较好的208旅移向西南,向沼泽的西边方向前进。而一支装备有15辆T-55坦克、几十部步兵战车和BM-21火箭炮的利比亚精锐部队在3月10日乘机在卢卡雅攻击坦军201旅,201旅溃败,被迫分散撤退。不过利比亚军暂时的胜利未能得到延续。3月11日-12日,重新汇集的坦军201旅和208旅兵分两路,从南面和西北面向利比亚军队发动反击,大获全胜。此次战役利比亚军队损失惨重,分崩离析,落荒而逃。

阿敏垮台

卢卡雅战役之后,坦桑尼亚联军一路向西进逼坎帕拉,途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至3月底,乌干达军队已经濒临彻底崩溃的边缘,而驻扎在恩德培的利比亚军队也苦陷于坦军的重围中。卡扎菲不甘心失败,还于4月1日派遣了一架图-22B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意图轰炸坦军,但是却没有一枚炸弹击中目标。与之相比较,坦桑尼亚空军连续多天出动歼-6和歼-7战机,轰炸坎帕拉、金贾、托罗罗等战略城市,基本上消灭了乌军和利军的有生力量。坦军一举拿下了恩德培。

连续的轰炸使坎帕拉的平民纷纷逃离,50万人的大城市顿成空城。3月27日,阿明已经仓皇逃离了坎帕拉,直奔乌干达第二大城市金贾。4月10日,坦桑尼亚联军攻占坎帕拉,在坎帕拉,也只是遇到零星抵抗。乌坦战争最终以坦桑尼亚的彻底胜利告终。

利比亚军队在失败后撤退到金贾,联军占领金贾后,利比亚军队被遣返,途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回到利比亚;至于伊迪·阿明,被迫流亡海外,他带着四个妻子、数名情妇、以及20多名子女逃亡到利比亚开始其流亡生活,由于他的保安跟当地警察发生冲突,阿明被迫离开,先短暂至伊拉克,及后定居在沙特阿拉伯。

坦桑尼亚军队在战争结束后继续驻留在乌干达,一直到乌干达1986年组织民主选举,国家程序恢复正常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