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以通州金沙一带的姓氏为例,说说旧时家谱中的字辈、排行

2025-08-31 12:42 来源:网络 点击:

以通州金沙一带的姓氏为例,说说旧时家谱中的字辈、排行

以下内容转自夜航船上

家谱中的字辈、排行,亦被称为字行、派行、行第、世次行列或昭穆序次,它们是用于记载家族世系人名并区分家族成员辈分的专门用语。

金沙众多姓氏,旧时常以"郡望"和"堂名"彰显其宗族传承与发源地,并以字行排出辈分。

曹姓原为谯郡、彭城郡望族,堂名"清靖堂",也名"无为堂"。取西汉惠帝时宰相曹参"载以清靖,民以宁一"的哲言而名。金沙一带的字行为"春贤泽绶衡,善禄道耀勋"。也有另取堂名者,如"友谊堂","崇孝堂","庆余堂","四正堂"等。

赵姓,为天水郡、平原郡之望族。堂名取北宋赵普"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的名言而名"半部堂"。金沙赵姓原由无锡迁石港,后来分支迁金沙及至各处。字行为"耀福昭亥云有玉,风林文锦进万长"。

邱姓原为丘,因避孔丘讳,而改邱。原为河南郡和吴兴郡的望族。堂名"文锦堂"或"文庄堂",取名士邱文庄"文智锦集"的故事而名。金沙一带的邱姓,原籍苏州虎丘,元末明初移民至金沙等地。字行为"克承祖训,允启来兹"。

于姓为东海郡望族,堂名"忠肃堂",取明朝忠臣于谦谥号"忠肃"而名。门联有"救时宰相,当代清官",乃采用于谦和于成龙的故事。江苏一系字行为"谦恭孝友,仲福正常"。又有"作述宜长久,斯文善培人,国恩承永世,祖德绍万春"。

孙氏,堂名"映雪堂"或"富春堂",取晋朝御史大夫孙康映雪夜读的故事,和春秋齐人孙武因战功卓著分封富春而名。字行为"会际升平日,修绪衍新编,支图与翰典,光照启后贤"。金沙的孙氏出自富春一支,由皖南新安一带迁来,有"余庆堂"和"漱石堂"。"余庆堂"其后因有父子同为卯年中举,改为"二卯堂"。

王姓为"三槐堂"或"槐荫堂",但以"三槐堂"居多。堂名取自北宋王袖手植槐树三棵于庭中,言"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的故事。门联有"两晋家声远,三槐世泽长"。王氏为"天水郡"、"太原郡"望族。金沙一带王姓,系"三姓街"一支,字行为:"尊家述先,步永言孝"。

姜姓的"渭滨堂"或"天水堂",取姜子牙80岁渭水待文王的故事,和源出渭水而名其堂号。金沙一支堂号为"东莱阁",谓系齐国东莱姜姓之后,字行为"长春,光照,永吉"。

陆姓原系河南望族,宋室南渡,首迁句容,再由沪浙迁至崇明、启海、金沙一带。苏浙一带的字行为"稼锦天明应,邦大治使成,士忠仁善信,殿上重功庆"。传说明初清官陆,舟行江中,船底触礁而漏,跪而祷曰;"舟中有一钱非法,愿葬身江鱼腹。"祷罢漏止,天明一看,有3条鱼裹水草塞住漏洞,故其堂名为"三鱼堂"。陆姓另有堂名,如"吴郡堂"、"河内堂"、"平原堂"等。

秦姓有"忠孝堂"和"淮海堂"等,取唐朝名将秦琼既忠且孝,和宋秦少游著有《淮海集》而名堂号。秦氏原为太原郡、齐郡望族。金沙一支由皖南迁来,字行为"万世树德义,百岁致臻祥"。另有"乐善堂",取孔门七十二贤中,秦姓占有其四,好善乐道而名。

保姓为"勤业堂",字行为"钦明文思,允恭克让,亲睦九族,协和万邦"。金沙一支由秦灶迁来。据说保氏原为蒙古族,元兵南下,而迁南通定居。

茅姓原为陈留郡或东海郡望族,堂名有"贤德堂","东海堂"等。金沙一支系"太平天国"运动时,由润州京口迁至海安,再迁金沙。堂名为"谷玉堂",字行为"宗枝庆远年,乃以於为尚,曰爱敬时忱"。

张姓通常的堂名有"敦伦堂"、"九世居",也名"百忍堂"。取唐高宗问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何能九世同堂,张公艺连书百个"忍"字以答的故事。金沙张氏门联有:"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另有门联:"齐家公艺量,治国子房猷";"周歌孝友饮群雅,汉上春秋俦古文"。即指张公艺和张良的故事。张氏原为平原郡、中山郡等地的望族。有"清河堂",又有"金鉴堂",门联"金镒家声远,清河世泽长",取唐代名相张九龄著《千秋金鉴录》,和世出"清河郡"而名。金沙东街一支系浙江余姚迁来余西,复迁金沙,堂名为"万选堂"。其后有人因承继外舅姚姓,而不忘其本者,复改为"思源堂"。又有"希贤堂",字行为"齐家汉国,起文仕邦。光明正大,孝友忠良。克承先志,远绍书香"。金沙东洋桥旁,另有一支系"九世居",字行为"天友为日"。三姓街一支系"九世居",源出清河,元末明初由江南迁来,人丁繁衍极盛,散居各处,并有"东张""西张"之分。西张字行为"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慎乃俭德,惟怀永图"。东张字行为"宪祖兆数,象贤学圣,宏启达良(林),坤崇勤德"。

吴姓为延陵郡望族,堂号取春秋时期延陵(今江苏常州)吴国公子季札,三让天下而名的"至德堂"或"延陵堂"。旧时金沙吴姓的门联云:"八战皆捷,三让无称。"即指季札三让天下和汉光武名将吴汉每战皆捷的故事。金沙一带吴姓多来自江南,首迁正场南"复兴庵"北"吴家桥",再迁金沙等地。字行为"鞠嘉猷勉,家声克昌"。

韩姓为昌黎郡及颖川郡等地望族,堂名有"昌黎堂"等,也有以"颖川"和"南阳"为堂名的。金沙一支为"画锦堂",旧有门联云:"荆州声价,吏部文章。"取韩荆州和韩愈的故事而名。字行为"学以全为范,衷其慎是举,作求躬方迪,遵集受敷宜"。

周姓的"细柳堂"和"爱莲堂",取汉文帝时周亚夫兵驻"细柳营",和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而名。

周姓为"华阳郡"、"永安郡"的望族。安徽无为一支字行为:"华国文章,永传家帮。光宗修德,万世运昌。承前启后,源远流长"。先后从南京、泰兴等地迁来金沙的周姓,源自安徽无为的一支。

杨姓的"四知堂",取汉杨震为官清贫廉洁,谢故友门生赠云"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何谓无知"的故事而名。字行为"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金沙杨姓门联有:"四知世泽,八将家声。"即指杨震和杨家将的故事。

季姓门联为"诺金世泽,挂剑家声"和"渤海世泽,一诺家声",取"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故名"一诺堂"。又有"三思堂",取春秋时季文子遇事缜密、三思而后行的故事。门联为:"次第为姓,忠孝传家。"又有"三朝堂","静思堂","纯孝堂"。金西一带的"一诺堂"季姓,字行为"元始通光,世德作求,克昌冠后"。金沙小河川里及原金中乡的季姓,系由余西大悲殿迁来,字行为"汉国佩德"。门联有"汶水家声远,江东世泽长"。标名其远祖,乃山东渤海汶水迁居江东,世代源远流长。

胡姓有"谭定堂",由宋朝胡诠著有《谭安集》而名。又有"安定堂",取北宋胡瑗世居陕西安定堡而名。字行为"田井子开泰,成德继鸿祥。世修维存志,宜家再增光"。

李姓为陇西郡之望族,故名"陇西堂"。后分支颇多,有"渭北堂"、"古香堂"、"树德堂"等。金沙李姓门联有:"才高倚马,道大犹龙。"指李白和李耳的故事。金沙李姓多为西亭一脉,门联云:"登龙望族汉司吏,旋马清风宋宰臣。"字行为"东子守安"。

此外还有程姓的"怡庆堂",杜姓的"九师堂",邢姓的"庆善堂",沙姓的"九经堂",朱姓的"双槐堂",马姓的"继德堂",汪姓的"桂香堂",单姓的"南安堂",华姓的"天水郡”等等。

不过也有不以字行取名的,如金沙有一系姚姓,取名则是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作字行的。时代在发展,如今用字行排辈分的已越来越少。

摘编自《通州历史文化概览》(原文采录:季智、张其才),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