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九一三事件后,妻子孙祥凝的命运逆转,究竟如何

2025-07-19 02:22 来源:网络 点击:

九一三事件后,妻子孙祥凝的命运逆转,究竟如何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1971年9月13日凌晨,一架三叉戟,嗖的一下,从山海关机场起飞了。

飞机上坐着谁?

你猜?

这事儿闹得挺大,史称“九一三事件”。

飞行员潘景寅,技术过硬,却在这趟飞行中,连人带飞机,没了踪影。

留下老婆孩子,在北京空军大院,面面相觑。

这潘景寅的媳妇儿,孙祥凝,是个医护人员。

平时在家相夫教子,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那天,她还在包饺子,丈夫突然接到紧急通知,饺子还没下锅,人就飞了。

谁知道,这一飞,就再也没回来。

起初,孙祥凝还没觉出异样。

后来,她发现周围人的眼神不对劲,邻居见面也不打招呼了,跟躲瘟神似的。

没过几天,单位就安排她去参加“学习班”。

美其名曰“学习”,实际上就是审查。

想想也是,丈夫摊上这么大的事,她能脱得了干系?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这“学习班”的日子,可不好过。

成天被关着,接受审问,跟坐牢似的。

问啥呢?

无非就是她丈夫的事儿。

可她一个妇道人家,哪知道那么多?

丈夫常年在外执行任务,回家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谁会没事儿聊工作?

她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老潘是个好人,老潘是个好飞行员。

与此同时,她家的房子也被收回了,三个孩子送回娘家,由姥姥照顾。

这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孙祥凝从一个幸福的妻子、母亲,一下子成了被审查的对象。

这落差,一般人还真受不了。

这“学习班”一上就是四年。

四年啊,啥概念?

人生能有几个四年?

孙祥凝从海淀卫生局,被转到海淀公安局拘留所。

等她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变了,精神恍惚,连自己孩子都不认识了。

守得云开见月明?

回家后,面对三个长大成人的孩子,孙祥凝心里五味杂陈。

曾经幸福的家庭,如今支离破碎。

工作没了,房子没了,健康也没了,甚至连记忆都模糊了。

好在,她还有家人。

在亲人的照顾下,孙祥凝慢慢恢复了记忆,也想起了和丈夫的点点滴滴。

想起了他们的相识、结婚、生子,想起了丈夫给孩子们取的名字:潘鸶、潘鹭、潘鹏,每个名字都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记忆的恢复,也点燃了孙祥凝心中的希望。

她要为丈夫讨回公道,要证明他的清白。

1978年,她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单位,海淀医院。

工作稳定后,她便开始了漫长的申诉之路。

西郊机场,空军接待站,她跑遍了所有能跑的地方,一遍遍讲述着丈夫的故事,一遍遍递交着申诉材料。

她不放弃,不气馁,她相信,真相终会大白。

80年代初,中央领导人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九一三事件,说“飞行员是好人”。

这句话,给了孙祥凝莫大的鼓励。

1981年,潘景寅终于得到平反,被认定为“随飞机坠毁死亡”,与政治无关。

孙祥凝也得到了一笔抚恤金。

晚年的孙祥凝,生活平静,在海淀医院工作,抚养三个孩子长大。

她没有忘记过去,但选择了放下,选择了平静地生活。

2004年,她因病去世,享年67岁。

历史的尘埃落定,是非功过,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