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杂谈 > 正文

​“闯王”高迎祥

2024-10-18 01:39 来源:网络 点击:

“闯王”高迎祥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闯王”被孙传庭、洪承畴击败被俘,捷报传到北京,崇祯皇帝大喜过望,对着身边大臣们说:“爱卿们,从此中原大定!”,闯王被押送到北京,最后被凌迟处死。

你们没有看错这不是架空小说,这个被杀的“闯王”不是李自成,而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早期的群雄之首“闯王”高迎祥。

高迎祥,字如岳,陕西安塞人。善于骑射,膂力过人。崇祯元年(1628年),率众起事,自称“闯王”。进入山西境内,成为王自用“三十六营”主要将领之一。王自用死后,各部渡过黄河,转战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参加荥阳大会,成为十三家七十二营民变队伍之首。带领李自成、张献忠东征,攻破凤阳,毁掉明帝祖陵。崇祯九年(1636年),率军出汉中,谋攻西安。行至黑水峪(今陕西周至县黑河水库),遭到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兵败受俘而死。

明末农民起义早期阶段实质上就是以高迎祥为首的,高迎祥起兵前以贩马为业,善骑射,膂力过人。起义后上阵时白袍白巾,身先士卒,有万夫不当之勇。高迎祥本人也较有能力,攻城略地,逐步发展成了当时最大的一股农民军势力,也被明朝视为最大的威胁,卢象升曾友人写了一封信,描述了闯王高迎祥部的一些情况。他说:“闯王之贼大约七万余,妇女约一二万,丁壮约一二万,精骑约三四万。此贼不亚安(安禄山)、史(史思明),朝廷或许还没有详细了解。此前曾在陕西与洪亨老(洪承畴)大战三次。近来入豫,我与他也大战过两次,擒斩死伤逃散约两万人,至今尚存五万,依然是劲敌!” 明末名将卢象升都将高迎祥和安禄山、史思明相提并论了,可见对其的忌惮。

明崇帧八年(1635),农民起义军攻占汜水、荥阳、河阴、荥泽等县,进军广武山。为了粉碎明王朝“围剿”,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等13家义军72营20余万人在荥阳聚会,大会制定了联合作战的方针,同时推举高迎祥为义军的盟主,高迎祥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树大招风, 崇祯皇帝把高迎祥看作当时各股农民军中唯一能威胁明朝统治的对手,他给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各地军事大员下令,务必要首先歼灭高迎祥,只要消灭了高迎祥,其他义军都不足为虑。可见,当时在崇祯的心中,张献忠、罗汝才这些都不如高迎祥有要挟,至于李自成当时的实力还很弱小。

崇祯九年(1636)一月,高迎祥、李自成进攻庐州,攻取含山、和州,杀知州黎宏业、御史马如蛟等。之后又围困滁州,与卢象升、祖宽、罗岱、杨世恩等部,激战朱龙桥。高迎祥北攻寿州不克,于是西入归德。二月,攻克密县、击破登州,击杀明将汤九州,进军邓州、郧阳。三月,高迎祥和李自成分兵,由郧襄入兴安、汉中与张献忠会师。五月,高迎祥复入湖广。之后高迎祥又兵出南山,挥师直驱西安,军至周至黑水峪,遭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全军覆没,崇祯九年(1636)七月二十日,负伤的高迎祥在山洞中被俘,与他一同被俘的,还有他的心腹将领刘哲、黄龙,他的几万大军,已在此前彻底崩溃。高迎祥被押解至北京,凌迟处死。

高迎祥死后,农民起义陷入了低潮,崇祯也高枕无忧了一点时间,只是崇祯没有想到的是,然后让他国灭身死的人绰号也是“闯王”。

顺便说一下李自成和高迎祥的关系,李自成虽是闯王高迎祥的部下,但并非绝对服从高迎祥的指挥,双方的关系是松散的,有时甚至就是名义上的。至于高迎祥是否为李自成的舅舅,则至今仍很难下定论。有人认为李自成的名号“闯将”与高迎祥的“闯王”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其实,这种推断也是没有足够的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