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活 > 生活 > 正文

​解读水浒传里的梁中书之谜

2024-06-25 05:38 来源:网络 点击:

解读水浒传里的梁中书之谜

在小说《水浒传》里,有关梁中书的故事,只要出现两次,分别见于小说第十二,十三回以及小说六十二,六十三回。第一次讲的是生辰纲事件,把晁盖送上了梁山;第二次,也就是卢俊义事件,把卢俊义送上了梁山。因为梁中书这个人在小说里出现的次数很少,又不是梁山好汉,所以梁中书被忽略了。

解读水浒传里的梁中书之谜

然而实际上,梁中书的出现却是小说全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梁山之前的一位头领晁盖,以及最后一位上梁山的头领卢俊义,都与梁中书有莫大的关系。晁盖的事情自然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梁中书给其岳父蔡太师送生辰纲,引发了梁山后面的故事;而卢俊义被人陷害,最后被下狱,梁中书判卢俊义死刑,最终导致众英雄大闹大名府,众人救出了卢俊义,卢俊义就此被逼上梁山。

那么梁中书究竟是什么人呢?书中在他出场时就交代:原本是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后权势,那留守唤做梁中书,讳世杰。他是东京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宋朝当时的京师在东京,北京则是陪读,东京是开封府,而北京则是大名府。而留守,则是隋唐以来一种特置的官职,专指皇帝暂离首都或者陪都时临时委派的最高军政长官,所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则指其权势大。

中书却不是字号,而是官称。若论官称,称之为梁留守,或留守相公,或梁府尹,最为合适,然而不,偏称之为中书。中书之名,由来已久,或指朝廷的机构,或者指官员的职位,历代变化多端,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即便在北宋,前后期所指亦有差异。此处只说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以后,朝廷机构略依唐制,中书省以中书令为长官,正二品;中书侍郎为次。

解读水浒传里的梁中书之谜

书中写道:那留守唤做梁中书,讳世杰。讳,即名讳。这里也写出了梁中书的名讳叫梁世杰。在古代,不便称呼其名,于是以职务相称也是一种叫法,于是他就有了很多称谓:梁留守,留守相公,梁府尹。但是这里并不是,《水浒传》偏偏称呼他为“梁中书”。因此,梁中书这个称谓就有些令人寻味了。

宋朝政治制度:朝廷中书省、枢密院、宣徽使这三个部门的属官带职到地方做府官,不称知府,而称判府事。梁世杰以中书侍郎或中书舍人的身份判大名府事,故仍称中书。若以中书舍人下放判大名府事兼北京留守,其官阶便由正四品升至从三品或正三品,而且由不掌实权的京官一跃而成坐镇一方的军政大员,这是走上坡路;若以中书侍郎的身份下放判大名府事兼留守,在阶位上也只是平调。尽管平调,却大有油水可捞。

解读水浒传里的梁中书之谜

于是梁中书就有了机会,有他引开了后面的故事。他在小说里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一次,把晁盖弄上了梁山,而第二次,把卢俊义也弄上了梁山,两次都与梁山有密切重大的干系。而“梁中书”背后的寓意,其实就是梁山里背后的内幕故事,因为他,晁盖去了梁山,梁山再也不是一个小山寨,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也因为他,卢俊义作为一方富豪,最后也被逼上梁山,梁山在得到卢俊义后,实力更上一层楼,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梁中书,梁中书似乎才是真正的暗线。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订阅“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创,不尽之处请指正。